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際海事組織(IMO) 船舶系統和設備次委員會第11屆會議 (SSE 11) 會議重點摘要

IMO 國際海事組織 船舶系統和設備次委員會第11屆會議 (SSE 11)  會議重點


IMO船舶系統和設備次委員會第11屆會議於2025年2月24日至28日在IMO位於倫敦的總部召開,會議重點議題項目如下: 

1. 完成《國際救生裝置章程》(International Life-Saving Appliance Code, LSA Code)修正案草案

  該修正案針對自由降落下水救生艇(Free-fall Lifeboat)釋放系統的運行測試裝置,制定了設計和原型測試要求,且救生艇無須實際下水即可進行測試;
同意對《國際救生裝置章程》(LSA章程)規則第6.1.1.3和6.1.2.2段進行統一解釋,以澄清對貨船而言,專用救難艇的手動吊升應被視作為下水準備,而非下水程序一部分;可以接受在登艇前手動升起救助艇,以便隨後通過儲存機械動力進行迴轉。預計該統一解釋將以MSC通告的形式發布,並提交MSC 110 (2025年6月)批准。

2.    有關救生衣浮力試驗

  SSE 11同意修訂MSC.81(70)號決議及MSC.1/Circ.1628/Rev.1號通函,以改進救生衣浮力測試的測試程序,並使驗收標準與LSA章程保持一致;救生衣的浮力應在淡水中完全浸沒至水面以下24小時前後進行測量。浸沒後,應確保去除救生衣中滯留的空氣並達到穩定,然後記錄初始浮力;其初始浮力和最終浮力之間的差異不應超過初始浮力的5%。
修訂草案預計將交由MSC 110 (2025年6月)批准。

3.    救生艇維護要求

  MSC.402(96)決議的討論進展擬定了「Make」、「Type」、「Model」和「Series」等術語的定義草案。並邀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更新ISO 23678:2022(船舶與海洋技術相關標準),以與新擬定的四項定義保持一致,以便在MSC.402(96)決議的修正案中進行參考。

4.    有關《油霧偵測器章程》(Code of Practice for Atmospheric Oil Mist Detectors)

  SSE 11同意修訂MSC.1/Circ.1086號通函《油霧偵測器章程》,該修正案係針對船舶機艙內的漏油問題,因為機艙油漏往往是引發或加劇船上火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自2003年該章程批准以來的各種經驗、現行實務和新技術已有很大進步,相關章程與規範也應與時俱進,更新後的草案將交由MSC進一步審核。

5.    有關禁止使用PFOS的滅火劑統一解釋

  同意對《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 SOLAS)規則II-2/10.11及1994年與2000年《高速船章程》(International Code of Safety for High-Speed Craft, HSC Code)規則7.9.4的統一解釋,以明確如何驗證新船與現有船舶對全氟辛烷磺酸(PFOS)禁用要求的合規性。兩種解釋都明確了:
 • 「滅火劑」(fire-extinguishing media)一詞應包括滅火泡沫。
 • 「含有全氟辛烷磺酸(PFOS)」應指PFOS濃度含量超過10 mg/kg(0.001% 重量比)。
 •  驗證船上未使用或儲存「含PFOS的滅火器」,應要求主管機關或其認可組織(recognized organization, RO)審查製造商針對《SOLAS公約》
    所涵蓋的滅火劑聲明或實驗室測試報告。
 • 滅火泡沫製造商所發出的聲明應包含其泡沫的相關信息,例如但不限於:泡沫類型、生產效期、批號、泡沫型式認證/MED證書供參考。
 • 對於2026年1月1日之前安裝的滅火劑,如果無法提供製造商聲明或實驗室測試報告,則應要求按照公認的標準對船上的滅火劑進行取樣和測試。

參考來源:


免責聲明:

  1. 本中心編譯、刊載於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際海事公約研究中心官網及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海事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1. 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

瀏覽數: